千里江陵丨小面塑,大文化

01-28 11:13  

文化江陵

面塑


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是以面粉、糯米面为主料,用手和简单的工具,捏成各种栩栩如生小型人物和事物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专门从事面塑的艺人称捏面艺人,他们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经捏、搓,操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面塑艺术特点:“一印、二捏、三镶、四滚”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脊背,美女的腰。”其造型完整饱满,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敦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面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服的面塑。用于收藏的面塑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香油等制成,而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制作。由于面塑流派众多,故和面的配方和方法各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流派和面的配方和手法也会因季节的变化不同而有所差异。

面塑流行在我国黄河内外,大江上下很多地,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湖北荆州等地。

2021年“面塑”项目由江陵县非遗保护中心向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申报,成功获批荆州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王淼作为江陵县非遗保护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在爷爷、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面塑艺术产生浓厚兴趣。2008年,王淼到山东参加一个传统文化活动,惊叹其他面塑艺人精湛的技艺,遂萌生了系统学习、把面塑当事业来做的念头。为此他遍访国内名师,潜心学习南派北派面塑艺术,吸取各派精华所长,跟随西安雕刻大师郑更民学习雕刻工艺,跟随沈阳面塑大师学习合面调色技巧。王淼还带着自己创作的面塑作品奔走各地,积极参加各种文化展会和民间庙会。

2016年,他回到家乡,用面塑作品和技术打动荆州万达广场管理层,并与荆州万达广场达成合作协议,由万达免费提供场地档位,来宣传推广这一民间传统文化。现今,只要走进荆州万达广场赛尔之城游乐大厅,你总会看见他的身影。王淼表示,面塑艺术面临着传承中断的危险,愿意去学习面塑制作的人越来越少。只要时机成熟,自己将回乡建立面塑工作室,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贺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