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路在何方 江陵警方三项举措破解管理难题

04-10 09:00  

云上江陵报道:近年来,江陵县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县乡公路总路程达到了1925公里,100%的乡镇、90%以上的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但伴随着农村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农村人流、车流也随之迅猛增长,目前,江陵县拥有机动车驾驶人5.08万人,注册机动车4.26万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现阶段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6年1月30日,在荆监一级公路江陵段就发生一起一次7人死亡、14人受伤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不仅将江陵交管工作推到全市的风口浪尖,更是暴露出全县道路总体质量较差、监管力量薄弱、交通工具档次低、安全性能差、老百姓交通安全意识普遍不强等诸多问题。

面对严峻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2016年以来,江陵县公安局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从破解责任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难题入手,改革基层警务模式,全面推行派出所参与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构建了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工作机制;争取党政支持,推动了“大交管”格局的初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促进了事故预防的“大落实”;创新宣传手段,促进了全县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的“大提高”;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逐步从“重灾区”走向了“安全区”。2016年10月至今,荆监一级公路江陵段实现亡人事故“零发生”。

党政主导,全力构建“大交管”新格局

农村交通安全不是沙滩建房,必须建立在扎实、牢靠、放心的基础之上。为此,江陵县公安局积极争取和依靠党委政府,办一批大事、难事,在源头治理上狠下功夫,形成“政府担主责、公安唱主角、村级能主事”三级新格局。 

强化主体责任,党委政府由“协管”变“主管”。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工作要求,明确了部门一把手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并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县、乡两级政府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明确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由乡镇政府主抓主管的主体责任,村组分级落实的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全县交通安全工作考核细则》,列入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范畴,并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干部实绩考核等考核奖惩机制相挂钩,并实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度。通过采取“党委政府每月听一次专题汇报、每次会议解决一个问题、县‘交安办’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等常态化制度,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交通安全管理大格局,为全县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强化勤务职责,派出所由“副业”变“主业”。在派出所人员、机制不变的情况下,江陵县公安局成立派出所交管中队,派出所所长兼任交管中队长,系统构建了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工作机制,由于起点高、规模大、投入多、效果明显。全县9个农村派出所积极履职,组织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人车路基础台账、加强重点车辆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组织交通秩序整治、协处交通事故纠纷。据统计,2016年全县9个派出所共组织或参与交通秩序整治共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69起,其中毒驾3起、酒驾16起、无证无牌35起,暂扣违法机动车169台次,处理一般以下道路交通事故923起,由于管理半径小,办事效率高,派出所管理道路交通深受农村居民欢迎和乡镇信赖。 

强化部门责任,工作职责由“分外”到“分内”。明确了公安、安监、交通、公路、监察、教育、宣传等部门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必须有一名兼职领导主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各村、组确定一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由政府出资,给村组兼职人员的发放工作补贴,解决了乡村道路安全工作有人管的问题。明确了乡镇派出所协管交通安全的工作职责,并由交警部门对每个派出所培训1名交通管理业务骨干,经培训合格后,以交警中队兼职民警的身份参与部分道路执法,解决了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执法难的问题。同时,按照一村一站的标准建立了105个交通安全劝导站,劝导站建设做到“四有”(有一块劝导站的标牌、有一根拦车的横杠、有一个固定岗亭、有一本检查登记簿);组建了426人的交通安全劝导员队伍,劝导员装备做到“五有”(有反光背心、有停车指示牌、有小红帽、有喊话器、有随身工作包)。通过“七必上”、“五必劝”工作措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不断壮大。

综合治理,促进事故预防“大落实”

农村交通安全是一项大工程、一副重担子,“一肩难挑、独木难支”,既需实干,更需巧干。为此,江陵警方着眼“用巧力气撬起大安全”,在综合治理上狠下功夫。江陵县公安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乡镇政府、安监、教育、交通、住建等部门,以客运班车线路、校车线路为重点,对临水、临桥、急弯、交叉路口、事故多发路段、道路施工路段等路段开展全面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对145处隐患安全隐患我们逐一登记造册,逐一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报告党委政府,按照“规划优先、保障优先”的原则,主动沟通主管部门。县长韩旭、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聂良平、副县长、公安局长马挟超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现场指导、现场督办,对排查出道路安全隐患,按照职能归口、属地管理的原则,划分到具体的单位、确定具体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强力推进了隐患整治进度。截止目前,已完成39处隐患整改工作。建立完善农村地区人、车、路、隐患排查、路检路查等7大基础台帐。

在线上,结合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和缉查布控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电子卡口向农村道路覆盖延伸,进一步严密防控网络。2016年,全县共投入800余万元,新建8处交通信号灯配套建设了电子警察,新增停车泊位752个,增设了206块交通标示,安装爆闪灯130个,安装大型警示牌6块,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4块,安装减速板(减震带)383米,安装凸面镜12块,施划标线29360米,安装波形护栏1200米,对4个路口进行渠化改造,先后完成危桥改造11座。

在点上,以一线民警、卡岗、车辆、执法服务站为基本勤务单元,加强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等新型科技装备配备,为农村道路执法管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目前,全县执法记录仪配备率达100%,移动执法终端配备率达28%。把“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作为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部门自查、乡镇普查、县级部门抽查、县政府督查、专家协查“五查”并举,对各类盲点、黑点隐患开展滚动排查、建帐销号并挂牌督办、社会公布,由政府、公安、社会三方共同推动治理。对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工程,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四同时”要求,建立交通、安监、公安“三堂会审”联合验收机制,防止“带病通车、先通后治”。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389万元,建设“生命护栏”17.5公里,其中农村道路13.2公里,并以每年不低于5公里的速度向农村道路延伸,有效避免了翻坠事故,减少了伤亡发生。

加强宣传,促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大提高”

农村地区幅员广阔,群众素质参差不齐,交通安全意识如何做到“入脑、入心”,既要运用传统手段,更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为此,该局主要做好“三个结合”文章,在分众化宣传教育上下功夫。由乡镇政府综治办牵头,乡镇派出所、基层交警中队积极配合,定期向农村群众宣传交通法律法规,讲授交通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范和交通避险能力,同时在各村委会、事故多发路段、道路隘口悬挂横幅、建立宣传板报、宣传墙体等多样化宣传阵营,确保村民“上路见宣传、提醒时时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学校、执法窗口、客运场站“五大宣传阵地”建设。

加快“互联网+”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微博、微信“双微”平台,在各中队开通微博、微信10个。大队“双微”平台粉丝突破2000。在抓好(每一个乡镇建一个劝导员微信群;组织一次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巡回展;开展一次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培训;每一个村安装五条固定宣传标语;每一个家庭门前粘贴一份江陵交警温馨提示单;每一辆七座以上的面包车粘贴一条“不超员、不超速、不酒驾”的提示标语)“六个一”宣传,和让“喇叭响起来、标牌树起来、橱窗建起来、标语贴起来、课程开起来”的基础上,通过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民谣、顺口溜等传统载体以及短信、微信推送等现代手段,不断丰富“面对面”“点对点”“键对键”等新渠道、新形式,着力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提示的到位率和覆盖率。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筑平安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由大队抽调专人,对各派出所交管中队业务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再由中队业务骨干组织辖区学校骨干教师,由各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手势比武、文明劝导等活动,从小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文明出行意识,通过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逐步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与县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辟《红绿灯下》宣传专栏,发挥“村村响”功能,每日一播交通安全提示,营造道路交通安全大宣传的浓厚氛围。

 

来源:江陵县公安局

编辑:叶思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