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小渔村发挥乡贤能人“头雁”作用

06-09 09:28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张思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江陵县马家寨乡文新村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临近长江,这里的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是远近闻名的渔业村。

2020年,为响应国家长江大保护的号召,59户渔民纷纷弃“渔”上岸。放弃世代坚守的祖业,村民如何谋生成了大问题。文新村人均耕地面积少,长期从事渔业生产,农业技术欠缺,想致富,还得在产业上下功夫。

为解决渔民上岸后转产就业和剩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文新村团结各方力量,特别是乡贤能人的力量,为村里的发展谋出路。

文新村鸟瞰(通讯员供图)

村民谢发模在外创业多年,思路宽、人脉广。在得知老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后,他立刻与村两委联系,帮助村里招商引资。

在谢发模的牵线搭桥帮助下,去年,多次外出考察后,文新村成立合作社,并投入50万元启动资金,流转100亩土地,种植药用食材鱼腥草,配套生产鱼腥草饮料。

“饮料投产以来,共销售30万罐,解决25名村民就业问题,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产品因良好的口感和原材料本身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4月,村里生产的鱼腥草饮料还亮相中国(武汉)文旅博览会,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信心。

59岁的魏邦泽从事农副产品批发多年。文新渔民上岸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魏邦泽得知荆州两湖农资市场的老板需要进行竹笋加工,将竹笋手工撕成条状才能出售。

魏邦泽立即与文新村两委联系,发动200余人,为两湖农资市场加工手撕竹笋,每人每天收入可达百余元,为急于就业又不宜远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如今,文新村正调动像谢发模和魏邦泽一样的乡贤能人,为乡村产业发展支招,为村里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献智。“乡贤能人就像头雁,带着村民干,产业兴旺有奔头,共同富裕有盼头。”文新村两委负责人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