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江陵:村里有了“共享农庄”

09-09 09:14  

党员干部“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江陵县玉古村积极贯彻“共同缔造”理念,围绕村民所盼、发展所需、集体所能,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古榆树共享农庄,有效提升村级服务能力、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格局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构建。

围绕群众需求共谋

“土参谋”孕育“金钥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如何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反映的“新需求”,发动群众参与是关键路径,古榆树共享农庄正是依靠群众力量、运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需求的成功实践。

需求从群众中来。在党员干部“一下三民”实践活动中,资市镇玉古村群众向村“两委”反映了一些新问题,“村内没有餐饮场所,红白喜事都得在自家办,攀比、浪费的现象突出,酒席办完了,垃圾遍地的问题突出,影响乡风文明和人居环境。”“今年清明节,子女们回来接待亲朋好友需要去集镇餐馆,聚餐这一件快乐的事成了折腾人的麻烦事。”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餐饮服务,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村干部带着群众的期盼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开始着手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走访了多家市场主体和村内能人,但“村里以前没办过,投资热情不高”“小打小闹没有竞争力,经营也难以维系”等现实问题,让村干部一筹莫展。

办法在群众中找。“共同缔造”理念打开了解决问题的“总开关”。村“两委”转变思路,按照“群众的事要让群众来说”的思路开展工作,邀请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乡贤能人,集中群众的智慧、共谋解决群众的问题。会上,村民许某提出,“既然没人来投资,村集体能不能自己办”。村里有700多户,只要农庄办得好、大家支持,村民消费就能把农庄撑起来,而且玉古村离城区近、交通方便,还能吸引来游客。在一起算账中,大家对集体领办的信心越来越足,“自己的农庄自己建”,得到群众一致认可。“没钱,一起出;没客,一起拉;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赚”的共建共享思路初见雏形,“共享农庄”孕育而生。

方案到群众中完善。村“两委”发动群众齐心协力干,再多困难都不会棘手。循着“共建共享”办法,村“两委”迅速行动,围绕场所、资金、厨师等具体问题,多次召开屋场院子会,逐户宣传动员、征求意见,完善具体方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旁的农户闲置厂房,场地开阔、位置优越,成为群众公认的最佳建设场所。厂房所有者积极支持,村集体以成本价收购,并折资入股共享农庄。村“两委”干部带头出资,打消群众顾虑,39万元启动资金迅速筹齐。家的味道是最好的味道,用本土菜、家乡味就能打造特色,厨师问题迎刃而解。“共享农庄”的美好蓝图,在群众你一言、我一语,你添一砖、我加一瓦中,徐徐铺开。

凝聚群众力量共建

“低成本”创造“高品质”

群众在共谋中,“大家的事情大家干”的思维悄然生长,村“两委”干部在与群众决策共谋中尝到了甜口,在共建中更加充分运用“五共”方法。

群策群力抓建设。吸收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是打造共享农庄的核心基础。坚持持续问策。聘请专业公司完成初步设计后,村“两委”立即组织群众进一步商议。“扩大设计范围,把旁边的池塘纳入,打造休闲场所”“停车区域就用我们家稻场”……群众的好意见越来越多,共享农庄设计标准也越来越高。眼看着资金不够用了,但在共谋中,又有新的村民主动入股,最终近50户村民入股100余万。坚持持续发动。村“两委”将建设用工、征集观赏物品等需求在全村发布,村民泥瓦匠、木匠、帮工等陆续加入,群众种植的盆栽摆进了共享农庄,在村民共同努力下,实现少花钱办成事的目标。目前,古榆树共享农庄已形成共享农庄和共享农场两大阵地,其中共享农庄占地2857.7平方米,包括美食区、儿童游乐区、休息娱乐区等;共享农场占地10679平方米,包括共享菜园、萌宠乐园等。

各展所长育特色。挖掘特色美食、展现乡土风味是做强共享农庄的核心竞争力。村“两委”广发“英雄帖”,鼓励村民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名厨由村民共选。组织开展烹饪大赛,村民踊跃参与,平时不起眼的海南媳妇也加入进来,拿出了绝活“椰子鸡”。经过多次试菜和筛选,选出别具特色的“鹤歇元宝”“铁锅炖大鹅”等“家乡味”纳入菜单,让客人享受最独特的乡土风味,打造“美食招牌”。食材由村民提供。根据菜品需要,选择村内种养户直供,既带动村内农产品销售、降低经营成本,又为客人提供最新鲜、最放心的食材。同时,围绕“后备箱经济”,共享农庄设立了农副产品展示区,相关产品都是由农户自产自销,深受游客欢迎。

齐心共管促长效。凝聚各方合力、形成长效机制是共享农庄发展的有效源动力。公司主导。村集体组建江陵县榆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党支部领导下,主导共享农庄经营。专业经营。在股东的共同推选下,动员有从业经历的村妇女主任担任大堂经理,其他工作人员由村劳务合作社与股东共同从乡亲中挑选,既为共享农庄经营提供专业支撑,更有力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群众共管。定期召开股东大会,研究建立财务监督和经营评价等机制,收集每一位顾客对农庄的评价,不断提升农庄品质。

放大群众效益共享

“小舞台”演出“大合唱”

建设共享农庄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群众,村“两委”始终围绕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共享农庄健康发展,收获满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群众效益。

经济效益可观。结合共享农庄经营情况,建立股东收益“保底+分红”机制,让村民充分享受红利;村民通过共享农庄,将农产品就地转化,并实现就地就业,让村民都成为了共享农庄的长期消费者和坚定宣传者。目前,共享农庄每天营业额稳定在1万元左右,最高峰超过2万元,半年内成为限上企业,是村集体为共享农庄发展定下的“小目标”。

社会效益突出。共享农庄承接了村内红白喜事办理,搭拱门、盖大棚的乱象从源头上得以遏制,群众享受到了更加透明、实惠的餐饮服务。随着游客量增加,共享农庄无形中成玉古村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参与服务的刘大嫂,向自家孙子学起了普通话;村民与外界的交流增多了,无形中带动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尚;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巡逻等,为共享农庄发展保驾护航;自发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红黑榜”评比等“自治”活动,集体荣誉感倍增,“小”家逐渐变成了“大”家。

群众效益显著。通过共享农庄发展,既丰富了村集体与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也让村集体更有钱办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群众“主人翁”意识,做到了有事大家说、大家议、大家评,充分激发了基层治理新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