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乡村振兴,解锁资市镇青山村发展新模式!

05-13 16:14   李玲

青山村位于江陵县资市镇东部,全村国土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3.67公顷。近年来,青山村大力推进防灾减灾及基础设施建设,减轻灾害风险,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村集体经济由负转正。今年3月,青山村正式上榜“2021年湖北省综合减灾示范村”,成为江陵县唯一上榜的村。

“穷窝子”“水袋子”是以前青山村的代名词,由于辖区内农田地势相对较低,一遇到大雨天气,水排不出去,基础设施跟不上,村里产业发展不了,陷入了“灾害致贫,因贫防不了灾”的死循环。为了摆脱困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青山村村“两委”集思广益,近年来累计疏通沟渠2300米,拓宽公路至5.5米,不断提高村里对灾害的应急预防水平。“穷窝子”拔掉了“穷根子”,找到了因地制宜发展的新路子。

据资市镇青山村党支部书记范后林介绍,这两年防灾减灾助推乡村振兴以来,青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进村只有两条3.5米的公路,现在全部拓宽到5.5米。以前只是种一些常规的农作物,就会出现沟渠不畅、道路阻塞、排水非常艰难等问题。这几年青山发展产业,疏通沟渠,提倡“高田种瓜、低田养虾、农户的房前屋后果树开花、散养鸡鸭”,产业从无到有。

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村里产业发展的桎梏,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也让青山村有了做好减灾工作的底气。青山村利用村级建设资源共享,确定了3处选址安全、通行便利的避灾场所,避难场所功能区分明确,并储备有充足的应急物资。此外,为了让防灾观念深入人心,各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栏和应急避难点标识标牌在青山村也是随处可见。

范后林说,村里修建了物资储备站,里面存放着棉袄、棉絮、防汛抢险、消防救援等救援物资,每个村委会、居民点、避难场所都设立了显示牌,保证老百姓有饭吃、有水喝、有超市、有医生看病。资市镇青山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娟告诉小新,应急避难广场的周边分别设置了医疗卫生室、电商超市、公厕、停车位和应急物资储备点,都用于避难广场的人员应急,物资及各方面的需求都已配套,可同时容纳1100余人。

为将防灾工作落实落细,切实提高村里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青山村设立了由村“两委”及村组干部共同组成的防灾减灾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村组干部任小组成员,通过多种渠道及措施将防灾减灾的观念传递给青山村村民。王娟说,经过会议商讨,制定了各项防灾减灾的预案及措施,然后通过“村村响”、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方式向村民宣传防灾减灾的知识,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

应对灾害的处置能力提升了,村里产业发展了,人居环境改善了,老百姓的口袋也鼓起来了。目前青山村吊瓜种植面积73.33公顷,虾稻连作面积480公顷,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达到100多万元。谈起近年防灾减灾工作开展以来青山村的改变,村民朱敦忠现场作了一首打油诗,对村里的变化夸个不停。

范后林表示,此次“湖北省综合减灾示范村”的创建成功对青山村来说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青山村会一如既往将防灾工作落实到村里的每个居民点、每个角落,让减灾观念深入老百姓的心中,共同创建美好青山大家园。


————END————


记者: 李雪萍 欧阳钰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