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几类诈骗手段!江陵多人“中招”

08-19 14:32   江陵公安  


注意这几类诈骗手段!

江陵多人“中招”


8月份以来

江陵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高发多发

据统计 1日至17日

全县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起

多名群众被骗

经济损失高达75万余元

犯罪分子的诈骗方式繁多

让人防不胜防

今天,小新就以

最近在江陵发生的实际案件

为大家总结6类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

希望大家看过后可以引以为戒

避免“踩雷”

案件情况

网贷被骗19.2万元

8月13日,江陵县郝穴镇居民苏某报警称,自己在网络贷款的过程中被骗19.2万元。

8月12日,苏某接到一贷款公司电话,对方问苏某有没有贷款需要,称找他们贷款额度高,无抵押,放款快。正缺钱的苏某相信了对方的话,准备找这家公司贷款。苏某添加了该公司客服的微信,该客服将苏某拉到一个微信群,说这是苏某贷款的专属服务群。

微信群中的贷款“经理”让苏某在手机上下载了某贷款APP,称需要苏某先进行注册,并激活账号。激活账号需要往指定账户充值998元。苏某按照“经理”的提示进行操作,将钱转到指定账户。这时,“经理” 又告诉苏某,刚才填写的信息有误,导致不能正常贷款,若要更改信息,需要交纳1.5万元。苏某信以为真,又往“经理”指定的账户转款1.5万元。随后,“经理”又以系统操作错误、贷款人征信有问题、贷款账户被冻结需要交纳保证金解冻等各种理由,诱骗苏某转款。“经理” 还告诉苏某,这些钱会通过系统自动退还给她,请她放心。

苏某对该“经理”的话深信不疑,分7次共给对方账户转款19.2万元,后发现被骗,遂报警。

诈骗手法

网络贷款的方式越来越受到贷款人的青睐,但此类贷款也成为诈骗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分子以“利息低、无需抵押、放款快、无需担保”等诱惑条件为诱饵实施诈骗,让借款人蒙受财产损失。

民警提醒

银行卡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二维码、身份证号码这些关键特殊的号码信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不能泄露,更不能随意提供给陌生人。进行贷款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轻信他人!

案件情况

购买游戏皮肤被骗1.8万元

8月14日晚,江陵县白马寺镇居民廖某在家中用其家长的手机刷抖音,一陌生人与她聊天,说有价格便宜的“王者荣耀”游戏皮肤售卖。廖某遂加了对方的QQ,对方张某将一个二维码发送给廖某,让廖某扫码支付购买游戏皮肤。廖某扫码后,张某以“操作错误”为由,称钱没有收到,要手把手教廖某如何操作。廖某信以为真,按照张某的提示,在手机上下载了“多点”APP,在该APP上用手机支付的方式购买了1.8万元的虚拟购物卡提供给张某,作为购买游戏皮肤的费用。当廖某按照张某的要求进行完一切操作,准备接收游戏皮肤时,已被张某拉黑。廖某发现被骗,遂报警。

被骗原因分析

1.中小学生自控力弱、防骗意识和能力不强,在利益的诱惑下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

2.家长支付密码保管不严,将手机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增加了孩子随意支付的风险。

3.家长和学校防骗教育欠缺,没有让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认识到防骗的重要性。

民警提醒

未成年人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把思想重心放到学业上,并且要保管好手机开机密码以及微信、支付宝支付密码,避免发生类似事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案件情况

被“社保工作人员”骗走4700元

8月12日15时40分许,江陵县郝穴镇双桥村辖区某公司员工王某报警称:自己被冒充社保机构工作人员的骗子诈骗4700元。王某在上班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对方自称是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称王某的社保卡信息不全,需要补填信息。王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提供的网址,进入并填写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填写后,进入下一步,系统提示需填写本人银行卡号,并将手机上的验证码填入。王某按照网站的提示进行填写操作,当她将验证码填入后,她卡上的4700元钱立刻被转走。王某这才发现被骗,遂报警。

被骗原因分析

骗子通过电脑改号软件伪装成"社保机构"对外公布的联系电话致电参保人,以补充登记完善社保个人信息为名,索要卡号和密码进行诈骗。

民警提醒

1.社保重要政策调整或实施均会在报纸、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正规渠道进行公告。

2.注意接听或主动联系户籍地所在地社区、村组,或者本人社保卡制卡银行完成社保卡登记与个人信息核查。

3.不要随便点击或拨打短信里的不明链接和电话。

4.凡以社保名义的来信或来电涉及转账汇款的,请到社保经办机构现场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5.如发现受骗应第一时间拨打110向公安部门报案。

被“客服”骗走21000元

2021年7月19日下午5时30分许,监利市张女士到江陵县沙岗镇走亲戚,因感觉人不舒服,于是到沙岗镇某医务室打点滴。在此过程中,骗子冒充“客服”给张某打电话,称张某的快递丢失,可给其退款200元。张某信以为真,骗子诱导她下载“及时会”APP,并让其进入视频会议房间,再通过屏幕共享功能看到张某的手机界面。骗子让张某在手机上打开支付宝备用金,表示里面的500元钱是他刚才退给张某的,但是多退了300元,需要张某用自己的银行卡将多退的钱转出。骗子提供给张某一个银行账户,要求张某用自己的银行卡将钱转到该账户。操作成功后,骗子告诉张某,需关闭支付宝备用金功能,不然支付宝会每周自动扣张某500元钱。骗子告诉她,关闭此功能需进行远程操作,张某按照骗子提示,让骗子通过远程系统,在自己的农行手机APP上进行操作。骗子将张某卡内的21000元钱转出后,消失不见。

被骗原因分析

1.盲目轻信陌生人,对客服的身份没有认真核实。

2.防骗意识不强,警惕性不高,自己的手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随便透露给陌生人,导致落入骗子的圈套。

3.对支付宝等软件不了解,轻易被骗子蛊惑,盲目转账导致被骗。

民警提醒

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要求退款赔偿,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提供安全账户为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都是诈骗,要记得“四不”: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防止受骗。遭遇诈骗,记得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被“领导”骗走5万元

8月12日9时许,江陵县熊河镇某村医生王某在玩微信时,添加了一陌生人为好友。该“好友”自称是某镇卫生院院长谢某。在聊天过程中,“院长” 对王某嘘寒问暖,并向王某详细了解村里卫生防疫情况,见“院长”对村里和自己的情况非常熟悉,并对“院长”的身份深信不疑。随后,“院长” 称自己这段时间手头紧,急需用钱,想找王某借点钱。由于之前王某和“院长”交谈的很融洽,关系也熟络了,王某便答应将钱借给“院长”。紧接着,“院长”提供给王某一个银行账号,王某将5万元钱汇入了“院长”指定的账户内。钱刚转走,王某就被“院长”拉黑了。王某发现被骗,遂报警。

诈骗手法

第一步:主动添加好友

骗子盗取领导头像照片,窃取单位通讯录,伪装成有关领导,添加受害人QQ、微信好友。

第二步:嘘寒问暖拉进距离

添加好友后,骗子会通过QQ、微信和受害人谈工作、谈生活,言辞恳切、主动关怀,降低受害人的戒备心,进而获取信任。

第三步:提出转账要求

取得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会择机以临时急用或不方便使用自己账户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帮忙转账或汇款。此时骗子利用一般人敬畏领导的心理,使用“尽快”“马上”“立即” 等催促性词语,既营造紧张气氛,又利用时间差让受害人无法核实真伪,受害人一旦按照骗子的要求转账,就会上当受骗。

民警提醒

1.绝不轻信。有以领导名义通过QQ、微信、短信等社交工具联系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当面或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本人再三核实,确认真假;

2.谨慎转账。切勿盲目向陌生账户汇款,交流中如不想太冒昧质疑对方身份可以委婉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单位的人或者事,核实对方身份;

3. 及时报警。如发现可疑情况或被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进行报警、咨询。

网络招嫖被骗13000元

8月7日19时许,江陵县郝穴镇男子张某报警称:自己被人以网络招嫖的方式实施诈骗,损失近13000元。8月6日,张某在家中玩“陌陌”软件时,进入一个聊天室,里面充斥着引诱性质的语言,张某经不住诱惑,通过与聊天室一女性聊天,添加了一个微信好友。该“好友”引诱张某说可以提供“小姐特殊服务”,张某按照该“好友”的提示添加了一个QQ,里面的“特殊服务”明码标价,张某选择了一个。“好友”告诉他要想享受服务,必须先付款。张某按照“好友”提供的二维码扫码付款,但是“好友”总是以转账备注信息有误、转账超时未收款等各种理由说未收到钱款,要求张某继续打款。张某信以为真,分6次扫码向“好友”转账近13000元,后被“好友”拉黑,张某遂发现被骗。

诈骗手法

第一步:四处撒网。骗子会事先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的招嫖信息,大多都会附上露骨的性感照片,同时伪造同城定位,引诱网友上钩。第二步:物色目标。等到对方看到招嫖信息后主动找上门,骗子立即承诺服务内容,通过各种忽悠,让受害人悠然神往,丧失理智。第三步:预交订金。达成交易意向后,骗子开始会以各种似乎“合乎情理”的理由让受害人先交钱后见人,并信誓旦旦称一收到钱立马上门服务。通常这笔钱金额不会很大,一般都是一两百元,同时试探受害人的心理防备程度。第四步:变本加厉。当受害人交了第一笔钱后,骗子又会以保证“小姐”的安全为由,要求受害人上交几千元的保证金。接下来各种汇款借口层出不穷,雪球也会越滚越大,直至你骑虎难下,心力交瘁。第五步:无影无踪。等到受害人发现上当受骗,想再与对方交涉时,骗子已将受害人拉黑,消失得无影无踪。

民警提醒

卖淫嫖娼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切勿以身试法。应洁身自好,提高警惕,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骗子的陷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