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垸村百年变迁

07-28 09:11  

党建引领抓治理 全面振兴奔小康

——熊河镇两湖垸村百年变迁

百年华诞,百年梦想。在党的领导下,两湖垸村全体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126元到2020年15590元,增长了124倍,实现了从饥寒交迫到丰衣足食、从贫穷困苦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一)乡村治安由乱到治:从“治安问题村”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两湖垸村村民来源于四面八方的移民,人多姓杂、宗族矛盾突出、帮派势力猖獗、社会治安较乱、越级上访较多,一度成为上访村、瘫痪村、难点村。近年来,该村创新推行“135”的基层治理模式(“1”即村党组织,“3”即红白喜事、环境卫生、特色产业理事会,“5”即五老工作队、法律顾问、辅警、网格员、志愿者),让村规民约替代了江湖规矩,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成为常态。两湖垸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熊河镇被评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乡镇。

(二)健康指数由亚到正:从“虫窝子”到“金窝子”



两湖垸村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1960年前,该村成人患病率90%以上。俗称“洋湖岗的人,肚子先进门,装香开柜门,磕头挖地坑”。经过近50年的努力,整田积肥、兴修水利、以机代牛、查螺灭螺、集中治疗,如今的两湖垸村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人健康,从“虫窝子”变成了“金窝子”。

(三)人居环境由点到面:从脏乱差到洁靓美



曾几何时,旱厕满地,垃圾乱倒,臭气熏天;秸秆焚烧,柴火烧饭,乌烟瘴气;道路坑洼,出入不便,“晴天一把刀,下雨一包糟”。通过“一建三改”“三清一改”、厕所革命、秸秆禁烧、“369机制”等活动,两湖垸村人居环境穿点成线、连线成片,建一处、成一处、护一处,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人舒畅的新局面。

(四)村级产业由无到有:从低小弱到特大强



两湖垸村农业以传统粮、棉、油种植、水产养殖为主,产品附加值小、经济效益低,一方田地养不活一家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打工为主。近年来,两湖垸村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引进荆州市新一代雷达气象站,成为全市气象预报中心;建立江陵金菊孵化基地,成为全县金菊产业农技推广中心;发展双低油菜近6000亩,成为全县油菜轮作示范片;发展虾稻1800亩、豇豆200亩、青椒200亩,特色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

(五)乡贤人才由稀到丰:从迈出村关到造福四方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两湖垸人传承了楚文化的优秀基因,练就了特有的刚毅与坚强,养成了崇学、崇军、崇商的社会风尚。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这里走出了170名大学生,其中郑明清考上清华大学、潘华考上北京大学,有40多人考上985、211学校,产生15名硕士10名博士,张良皓成为厅级干部,张旭成为全国泌尿外科“第一把刀”。这里为部队输送了91名军人,其中,师职以上干部2名、团职以上干部1名。这里在外创业人员有100余名。这些人,生在两湖垸,志在四方,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人民生活由苦到甜: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



100年光影交错,100年沧海桑田。100年来,两湖垸人民的吃穿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湖垸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吃,从半年糠菜、半年粮、食不果腹到荤素搭配、讲究品质;穿,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量体裁衣、商场网购;住,从茅草屋、土胚房、小三间到小洋楼、商品房;行,从“走掰腿”、自行车、摩托车到“自驾行”;用,从“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到家装配套一应俱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