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躲避敌人轰炸机,我们将战壕贯穿整个防线

11-20 17:52  

2020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如今,当年参战的热血青年大多已成为耋耄老人,但他们没有忘记那段波澜壮阔历史。

不忘历史,致敬英雄!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中共江陵县委宣传部、江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江陵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大型人物系列报道——《致敬抗美援朝的江陵老兵》,让我们一起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重回炮火连天的战场。

姚永祥:路上到处是敌人撒的三角铁钉

他16岁时

随最后一批部队入朝作战

利用苏式炮兵装备

专门打击敌人集群目标

他历经战火考验

见证敌人的狡猾和凶残

他就是

老兵姚永祥

姚永祥,江陵县熊河镇人,1952年初,16岁的姚永祥参军入伍,被编入16军32师火炮排,同年入朝作战,任炮兵,主要负责用火箭炮打击敌人集群目标以及防空作战,老人回忆时说道,他进入朝鲜时已经是最后一批改编部队了,当时有了苏联援助的武器装备,志愿军战士更加斗志高昂。

姚永祥:我们是最后一批入朝,也是第一批改装部队入朝。全部是苏式装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防空降。后方实行防空降,前方正面进攻。左右四面夹攻。

除了防空作战,姚永祥还要挖战壕。在朝鲜战场,美军的轰炸机始终在头顶盘旋,志愿军最终取胜的关键因素就是战壕连成一片,贯穿整个防线,有效躲避了敌人的空中力量。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姚永祥和战友们开始没日没夜的挖起了战壕。

姚永祥:那个时候我们抢修战壕,从东到西,原来部队挖了没有连通的地方,需要全部把它挖通。

姚永祥说,敌军的飞机有两种,一种是轰炸机,还有一种被志愿军称为“老油条”,这种“老油条”飞得高、动静小,地面人员不易察觉。“老油条”一来,稍微看见动静,就会招来敌人的轰炸机群。

炮火连天的阵地上,姚永祥和所有志愿军战士一样,盼望着早点获取胜利,可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总有流血和牺牲,有一次他们正在吃饭,稍不留神,敌军轰炸机又来了,顿时火光冲天,黑烟四起,志愿军的临时住所被夷为平地。

姚永祥:来给我们送午饭的炊事员姓杜,那时候都吃的玉米面。敌人侦查机来的时候没有察觉,直到听到轰炸机的声音时,我们立刻跑进了战壕躲避。

轰炸过后,姚永祥赶紧和战友们去灭火抢救物质资源,但途中却发现炊事员身体已被炸得面目全非当场牺牲,只能将死难战友掩埋在异国他乡。

简短休整后,部队收到了命令,需要前往三八线,于是姚永祥随部队乘火车赶路,一路上经过的道路桥梁都是敌人的轰炸目标。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当火车进入一个站点的时候,敌人又来了。

为防止敌人轰炸,战士们急忙从车上跳下去,谁知地上洒落着很多三角铁钉,黑夜中,看不清地面,很多战士的鞋底脚被铁钉刺穿,脚底被扎破,血肉模糊。事后得知,这是美帝国军队采取的下三滥手段,将三角铁钉用飞机撒在公路、铁路上,对善于夜晚行动的我军官兵,带来很大的阻碍。

姚永祥: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很多战友从车上跳下来就把鞋子扎破了,然后我们就往山坡里跑。天亮了,飞机也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到大山里面的一个平台上歇息。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姚永祥留在朝鲜帮助恢复建设。1957年中旬,姚永祥回国,回到家乡的他牢记军人使命,继续服务基层,直到退休。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奋发图强 

向老兵姚永祥致敬

————END————

来源:江陵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廖超

责编:邓曼  编审:戴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