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小课堂
疫情下的
消极情绪症状
及积极心理调适
专题内容
疫情之下,职工常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抑郁、沮丧等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是面对应激事件的必然反应。在这期间,如果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调节,很可能就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疑似躯体化、强迫、失眠等心理症状。
消极情绪症状
1
焦虑
焦虑是疫情下最主要的情绪感受,如果出现对各种情况的担心,莫名紧张,心情忐忑,坐立不安,对信息反应过度敏感,灾难性的联想,无比忧虑。这些症状都指向了焦虑倾向。
2
抑郁
抑制不住的难过悲伤,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失去信心,自责,越来越喜欢独处,不爱交往,显得忧郁沮丧,总是觉得很委屈,有时产生轻生念头,忍不住的哭泣等,这些症状都是抑郁倾向。
3
恐惧
如果出现场所的恐惧,害怕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社交的恐惧,害怕与他人接触;以及对疫情信息的恐惧,对动物的恐惧等,这些症状表明我们很可能有了恐惧倾向。
4
疑似躯体化
感觉心慌心悸,头痛,头皮发紧,肌肉酸痛,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但医学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些症状高度疑似躯体化倾向。
5
强迫
注意力难以集中,控制不住地反复回想疫情相关信息,反复检查各种细节,明知是不必要的,但仍然控制不住反复去做,这可能就是强迫症状倾向。
6
失眠
出现入睡困难,容易早醒,容易惊醒,睡眠很浅,多梦,彻夜不眠,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行为迟缓等症状,说明我们可能有失眠症倾向。
以上6类,是我们常见的心理问题导致的不同症状,这些症状又会发生交叉,形成临床医生所说的多胞胎现象。
症状产生于情绪,所以处理情绪是心理调适的重要环节。下面,给大家介绍处理情绪的 “三步曲”法。
积极心理调适
1
第一步:接纳情绪
各种情绪如果已经来到了,不要立即产生针对情绪本身的厌离和赶除,这一点要牢记。驱除厌离情绪本身,就是对情绪本身的关注,越关注越加剧,就好像自我暗示一样。
2
第二步:打包情绪,带着情绪,为所当为
情绪已然到来,就好像事实已经造成,情绪来了,接受它的存在,想象把情绪装进一个容器中,带着它一如既往履行我们的职责,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
第三步:情绪消退,学会等待
打包了情绪,接下来我们要顺其自然,学会等待。情绪的疗愈是一个过程,在此期间,我们要有耐心,安心等候情绪的自然恢复,学会等待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幸福的人。
总结:
情绪“三步曲”法,接纳情绪、为所当为、学会等待。解决情绪的问题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只要保持耐心,勤加练习,就一定能减少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情绪面前把握主动,让情绪阴霾在“三步曲”中消散。
————END————
来源:成都局集团公司社保部
编辑:廖超
责编:邓曼 编审: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