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原创   03-04 10:05  

云上江陵报道:《流浪地球》上映以来在国内领跑春节档,作为“中国科幻电影”在海外也引发了观影热潮,海外观众表示通过《流浪地球》了解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国内更是影评如潮,众多观众表示,《流浪地球》充分展示了中国自信、文化自信、精神自信,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了最好的诠释。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一部央视版《流浪地球》海外口碑视频特辑和二篇电影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央视海外口碑视频特辑

▼▼▼

《流浪地球》:中国文化元素的新表达

近期春节档的几部电影中,《流浪地球》无疑是最成功的一部,这是一部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的科幻冒险电影,新颖的题材,颠覆了以往中国电影的风格。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凭借强势的口碑,票房持续高居榜首。17日,《流浪地球》票房已达36.96亿,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名。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电影的内核。在好莱坞科幻片长期主导世界科幻电影市场之后,观众对注重开疆辟土、探索未知的新家园、展现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剧情习以为常。而此次,《流浪地球》却反套路,注重将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既让观众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也让中国文化元素有了新表达。


“乡土情怀”元素直抵人心。在电影全篇,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家”。以太阳急剧老化、带着地球“流浪”开篇,人类就开始了对“家”的守护和渴望。面对希望,航天员刘培强和以王磊为队长的救援队成员,选择为共同的家园战斗;陷入绝望,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乡土情怀”始终是中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中国人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论距离多远,遭遇怎样的挑战,都愿朝着家的方向努力前行。正是这份“乡土情怀”的真挚情感,让人们有了“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念头,奠定了整个电影故事的发展基石。也正是这份“乡土情怀”的真实温暖,引发了无数观影者对电影内核的共鸣和点赞,成就了电影不断攀升的票房。


“与天抗争”元素蕴含希望。“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只有敢于“与天抗争”,才有生的希望。从山挡路移走山的“愚公移山”、海成灾填掉海的“精卫填海”、天破了补起来的“女蜗补天”,到筑人墙堵决口“抗洪水”、手扒废墟指甲脱落“抗地震”,“与天抗争”的豪情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而这与面对末世求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即便太阳急剧老化、2500年的“流浪之旅”未必定能成功,人类依然选择离开太阳系;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这就是中国人“与天抗争”的豪情,始终坚定“人定胜天”,不退缩、不放弃,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


“世界大同”元素助力共生。“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几千年来,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立足与此。电影中,全人类采用“饱和式救援”重启发动机也是起源与此。与西方科幻片不同,《流浪地球》并没有采用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惯用叙事套路,而是以40余万人、5000台发动机、7万个火石,以及剧情最后各国救援队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等宏大场景,讲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成功拯救自我的故事,成为了科幻片中的“一股清流”。而这就是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清晰理解,对“世界大同”理念的深刻阐述。


《流浪地球》,既用探索创新立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也用恢弘场景呈现了中国文化元素,提供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新表达。在为《流浪地球》收获高口碑点赞之时,更期待其成为中国科幻电影蓬勃发展的预兆,让中国文化在新表达中更好传播,为共同发展汇聚更强力量。(作者:艾佩韦)

《流浪地球》:中国精神下的“共同体”哲思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史上堪称划时代的一部中国式科幻影片,整部影片以极富中国特色的价值内蕴和想象与现实共存的人类未来的视角,向世界真实展现了中国创造、中国思维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往常的国产科幻影片大多是披着中国色彩外衣的欧美式科幻,从剧本内涵到拍摄手法,都在极力迎合欧美科幻影片的喜好与特色。但是《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最根本的原因,并非其“战狼”式的影片人物,而是在人物、情节乃至整个科幻故事背后所蕴藏的“中国精神”。这种中国精神囊括了中国传统亲情关系、英雄情结、乡土情怀以及牺牲精神,在这些我们人人熟知并且能够从其他国产电影中看到的中国精神背后,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引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支撑着这部影片力排众难,在一片质疑声中成功上映。


世界虽大,国家虽多,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而我们所共有的、唯一以及最珍贵的资源便是地球。影片《流浪地球》不止一次体现了这一理念,远在外太空空间站的多国、多种族宇航员,是人类共同保卫地球的决心彰显;影片故事主线——众人合力执行运送火石的任务,是拯救地球的体现;故事高潮部分,世界多国救援人员被韩朵朵这个中国女生的稚嫩发声所感染并积极返回、集体救援,是命运共同体的最终诠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不是最近才提出的理念。在万众瞩目的中共十八大会议中就曾有提及,甚至十八大中也曾明确倡导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生观念。而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会见外宾时,针对当前世界上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众多全球性问题,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观点,即: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也足以证明,我国已在无声无息中,将这一观念,提升到了政治观念的层次。因此,“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流浪地球》对中国价值观的诠释,成功且真实具象化地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影片选取了当今全球热门话题——环境保护,作为整部影片的故事主线。之所以没有选取经济、政治等话题,我想主要是因为地球的自然环境问题,相比于经济政治等人为规划的社会领域,更能激起人类的本性——身处末世来临之际,唯有同心协力方能共渡难关,保地球不灭、家园不毁。站在可持续发展及全球治理的角度上来看,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无论是在开发资源还是在利用资源方面,其能力都有了极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极端事故与环境污染,也让人们尝到了过度发展背后的“苦果”。例如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曾震惊世界的水俣事件。再如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烟雾事件等等,不仅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极大损害,同时也引起了其它国家和政府的恐惧和深思。


在全球治理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后,全球治理的概念与定义便开始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而影片最后所介绍的“流浪地球”计划,以百代人类的共同努力,显示了全球治理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背后,所映射出的,也恰恰是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影片正因为有了这一层精神内蕴,才在欧美英雄救世的科幻大片之上,更添了一层中国式“天人合一”与“有容乃大”的底蕴和哲思。(作者:杨凯)



来源:综合《学习强国》、荆楚网、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柳青 


相关阅读